午后的江洲城内,人来人往。笔砚阁 www。biyange。com 更多好看小说
一如先前的老者所说,江洲应该是他们这些日子以来遇到的最干净的州府之一。
城中的主干道上果然不见一条明渠,地上的石砖码得整齐而光洁,看起来就像是才用水洗过。
和其他州府不同的是,道路的两侧不是街市,而是高高的砖墙——这些是坊墙,墙内才是百姓居住与买卖的地方。
江州城内十三条东西大街,十二条南北大街,共一百零八个坊。
坊与坊之间街道极宽,宽得近乎没有道理——柏灵粗略估算了一下,这足以让十辆战车并驾齐驱。
高而厚实的坊墙上,看起来也非常适合架上弓弩……
这仿佛是专为巷战而设计的城池。
几人进城时领了对应的通行令,在进城之后,他们只能凭此令牌出入对应的街坊,傍晚之后城内宵禁,百姓不得离坊,如有违者以通金重罪论处——自建熙四十五年来,每年入秋以后都是如此。
三人半问半寻地穿过了半个江洲诚,来到城北的“普宁坊”。
在这儿居住的多是外地来的散客,也正因如此,普宁坊中的日常驻兵就比其他街坊要多出一倍——这儿买的东西物价也比其他地方贵出许多。
三人在普宁坊内找了一处还算安静的客栈住下,等用了午饭,沐浴过后,已经到了傍晚。
几人就近采买了一些日用的家伙什和御寒的新衣,站在衣铺外头遥望街道的尽头,远处的坊门果然已经关上了,几人回客栈放了东西又再次出门。
关上坊门之后,普宁坊里反而热闹了起来,因着这里有钱可赚,许多江洲城里的小商小贩都各凭本事地溜进这里头来,将当地的特产拾掇拾掇,套上些厉害的噱头,高价卖给这些散客。
面对商贩的叫卖,几人不为所动——事实上,他们只是中午都觉得被客栈的米饭硌得牙疼,所以夜里跑出来觅食。
酒足饭饱之后,三人踏上归程,途中经过一家书坊,李一如鬼使神差地跑了进去,柏灵和牧成也只得提着东西在后面跟着。
书坊老板正躺在街边的椅子上打瞌睡,李一如没有喊他,自己就着昏暗的灯火,手指在书架上飞快地掠过一层又一层。
“你在找什么?”牧成问道。
李一如笑了两声,“我找找江洲这儿的书坊有没有我太爷爷的书。”
“书叫什么?”柏灵好奇地看向他,“我也帮着找找。”
“《山川实录》。”
“山……”柏灵怔了一下,她之前就觉得“李元”这个名字熟悉,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,如今一听书名,柏灵终于想了起来——这不就是当初让皇后甄氏手不释卷的那本游记吗?
“你太爷爷写的是《山川实录》?”
“是啊,”李一如听出柏灵言语中的诧异,有些惊喜地回头,“松青听过么?”
“我读过,”柏灵笑道,“不过没有读完,当时只读了序言。”
“《实录》系列的几部书册里,也就那一本的序言写得最好啦!”李一如自豪道,“我太爷爷最有灵气的作品当属《太平散记》,他自号太平居士,那本集子里收着他自选的十来篇散文,可惜出了蜀地就没见哪儿的书架上摆过这书了。”
柏灵一笑,也俯身下来一本本找寻,她忽然觉得世间缘分实在妙不可言——几年前信手翻阅了一册旧书,几年后便与作者的后人成了同行的伙伴。
三人一通猛找,把书坊里里外外的木头架子翻了三遍,都没有翻见任何署名李元的作品,李一如正觉遗憾,牧成忽然发现靠近里间的一处木架上头放着一个竹编的方筐,里头似乎有东西。
于是个头最高的牧成找来东西垫脚,然后伸手去够——这动静终于把外头打瞌睡的书坊老板给惊醒了。
那老板揉揉眼睛,一回头